
??? 在高機能計算中央里,千兆以太網和Infiniband一直是這幾年來被廣泛使用的互連網絡。不外,跟著萬兆以太網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價格的走低,從千兆往萬兆遷移的趨勢正日漸加快。
根據IDC的2010-2013年服務器I/O市場猜測講演,以太網、FC和Infiniband是目前數據中央里的三大主要網絡技術,其中FC和Infiniband在絕對市場出貨量上還會繼承增長,但受以太網的擠壓,這兩種網絡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趨勢。詳細到以太網來看,目前千兆以太網仍舊占據主流地位,但2011年起,萬兆以太網的出貨量開始大幅上升,預計到2013年,萬兆網的出貨量會首次超過千兆網,而且屆時還會泛起40GB的產品。
據了解,市場對于萬兆以太網的需求長短常強烈的,包括金融(高速交易、市場建模)、互聯網(門戶、搜索、視頻等)、存儲(PB級海量數據處理)、能源(油氣勘探)、制造(航空、汽車、高科技工業)、大學和政府(研究、科學計算、智能分析)、醫療(影像、分子建模)等,這些用戶出于進步機能、節省本錢、降低功耗、減少復雜性,或者通過同一網絡來利便未來擴展的角度考慮,在新建數據中央時大多會考慮使用萬兆以太網。
其次,虛擬化也促進了萬兆以太網的應用。跟著服務器虛擬化和存儲虛擬化技術的成熟以及應用的廣泛,不管是廠商仍是用戶都把焦點集中到了I/O虛擬化上來。很多用戶通過在萬兆以太網上的虛擬化應用,可以整合原來多個千兆以太網才能知足的需求,進而可以減少端口、線纜、交換機的使用數目。
另外,萬兆以太網對于FCoE、iSCSI的支持也會更好,從而匡助用戶將企業數據中央的網絡從原來分散的結構集中到同一的以太網架構上來。
然而,目前在高機能計算中央里,千兆以太網仍舊是主流,萬兆以太網并沒有得到普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萬兆網高高在上的價格。
2011年在6月24日的英特爾高機能計算研討會上,英特爾的技術專家先容了其萬兆以太網產品的最新發展。
2008年英特爾推出的第一代10G BASE-T產品售價高達每端口999美元,每端口功耗達到25瓦特,到了2010年,第三代產品每端口的售價已經下降到399美元,功耗也降到了10瓦特。今年下半年,英特爾10G base-T產品Twinville將集成到最新的Romley服務器主板上,支持雙端口,此舉將進一步大大降低萬兆以太網的價格,預計屆時會有多家服務器廠商推出集成萬兆以太網的整機。
據先容,目前英特爾在萬兆以太網上主要有兩條產品線,一條是基于Intel 82599萬兆以太網控制器的產品,主要是知足通用市場需求,通過擴展卡的方式交付給用戶,從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始,則會將控制器直接集成到服務器主板上去;另外一條是名為NetEffect的產品,主要針對需要超低延時的應用,支持iWARP技術。測試表明,在核數比較少的情況下,跟QDR Infiniband比擬,iWARP有上風,跟著核心數增加到32個以上,這兩者的機能在良多應用場合下基本相稱。到2013年,英特爾將在40G的新產品上將這上述兩條產品線的技術整合在一起。
總之,今天從千兆向萬兆的遷移已經在發生,在英特爾網卡市場出貨量中,萬兆以太網產品的比重已經從去年的5%增加到了今年一季度的9%。很多高機能計算機系統仍舊在使用千兆以太網,實在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究竟在CPU處理速度越來越快、數據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千兆網已經很難知足需求。跟著萬兆以太網的價格與功耗不斷下降,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萬兆網。